注會備考離不開做題,考生需要通過做題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堅持每天有效的練習,避免走入題海戰術的誤區。同時做題的過程中要懂得及時歸納總結題型及其解題技巧和方法,這樣的練習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為讓注會考生積累點滴,每日做一題,北京注協培訓網為考生們每日提供一題:
2020注會《會計》每日一練
【題干】甲公司股東大會于2015年4月1日作出決議,決定建造廠房。為此,甲公司于5月5日向銀行專門借款10 000萬元,年利率為6%,款項于當日劃入甲公司銀行存款賬戶。5月15日,廠房正式動工興建。5月16日,甲公司購入建造廠房用水泥和鋼材一批,價款500萬元,當日用銀行存款支付。5月31日,計提當月專門借款利息。甲公司在5月份沒有發生其他與廠房購建有關的支出,則甲公司專門借款利息應開始資本化的時間為( )。
【選項】
A.5月5日
B.5月15日
C.5月16日
D.5月31日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以下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時,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和匯兌差額應當開始資本化:(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資產支出包括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以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或者承擔帶息債務形式發生的支出;(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3)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到5月16日,專門借款利息開始資本化的三個條件都已具備。
【知識點】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時點的確定
2020注會《審計》每日一練
注冊會計師每日一練題目都是北京注協培訓網專業團隊老師精心整理的,每一道題都會有相應知識點的考查,并提供答案解析,建議您做完題之后再去查看答案。
【題干】應收賬款函證數量的多少、函證范圍通常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
A.以前期間的函證結果
B. 應收賬款在全部資產中的重要性
C.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強弱
D.購貨單位的規模大小
【參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函證數量的多少、范圍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主要有:①應收賬款在全部資產中的重要性;②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強弱;③以前期間的函證結果。
【知識點】函證的范圍和對象
2020注會《財管》每日一練
【難度】☆☆☆
【多選題】下列因素呈上升趨勢變化時,會導致實現目標利潤所需的銷售量減少的有( )。
A. 單位邊際貢獻
B. 單價
C. 固定成本
D. 單位變動成本
2020注會《稅法》每日一練
【單選題】某船運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9年8月購進船舶配件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360萬元、稅額46.8萬元;開具普通發票取得的含稅收入包括國內運輸收入1264.4萬元、期租業務收入250.7萬元、打撈收入116.6萬元。該公司8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為( )。
A. 87.45萬元
B. 92.4萬元
C. 84.9萬元
D. 87.93萬元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解析:水路運輸服務中遠洋運輸的程租、期租業務,屬于水路運輸服務,應該交通運輸業計算繳納增值稅。所以本題國內運輸收入和期租業務收入應按“交通運輸業”計算繳納增值稅,取得的打撈收入應按“現代服務業——物流輔助服務”計算繳納增值稅。該公司8月應繳納的增值稅=(1264.4+250.7)/(1+10%)×10%+116.6/(1+6%)×6%-46.8
=125.1+6.6-46.8=84.9(萬元)
【知識點】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2020注會《經濟法》每日一練
【難度】☆☆☆
【多選題】某市甲、乙、丙三大零售企業達成一致協議,拒絕接受產品供應商丁的供貨。協議達成后,丙向反壟斷執法機構舉報、提供重要證據并全面主動配合調查,反壟斷執法機構查實三企業壟斷協議行為成立。根據反壟斷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 三企業達成的協議屬于縱向壟斷協議
B. 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責令三企業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相應付款
C. 如丁因壟斷行為遭受損失的,三企業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D. 如三企業行為后果極為嚴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答案】BC
【解析】(1)選項A:三企業的行為屬于聯合抵制交易,構成橫向壟斷協議;(2)選項D:除串通招投標外,法律并未規定經營者從事禁止的壟斷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
【知識點】壟斷協議
2020注會《戰略》每日一練
下列關于價格策略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定價是營銷工具中最有力的策略
B、撇脂定價法是一種通過犧牲短期利潤來換取長期利潤的策略
C、滲透定價法旨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極早階段獲取較高的單位利潤
D、要實現成功的差別定價,不同市場必須具有不同的彈性,并且實施差別定價的市場間的“滲漏”必須很小
【正確答案】 AD
【答案解析】 滲透定價法是指在新產品投放市場時確定一個非常低的價格,以便搶占銷售渠道和消費者群體,從而使競爭者較難進入市場。因而,這是一種通過犧牲短期利潤來換取長期利潤的策略。撇脂定價法是指在新產品上市之初確定較高的價格,并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逐漸降低價格。這一方法旨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極早階段獲取較高的單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