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21年注會綜合階段考試的考生朋友們請注意了,在進入備考期之前,需要先了解注會綜合階段考試的一些信息和常識,才能科學高效的備考!
注會綜合階段和專業階段有什么區別,小北總結五點來說明:
一、考試科目不同
注會綜合階段和專業階段考試科目不同:專業階段考試分為六科,科目分別是:會計、審計、稅法、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注會綜合階段考試是一個科目,分為兩卷: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試卷一考核會計、審計和稅法三科綜合題目,試卷二考核財管、戰略及經濟法綜合題目。
二、考試題型不同
注會專業階段考試有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考察形式,但是綜合階段只有主觀題這一種。綜合階段考試上午下午各一道案例形式的主觀題,每題題干一般都在6-7千字,閱讀較為困難。
請考生注意,這類題目怎么閱讀,要早下手訓練,如何在做題過程中準確的理解和分析案例信息,關鍵詞和關鍵句的定位,段落大意的歸納總結能力都要經過訓練,讓備考更加充分。
三、考查內容和側重點不同
注會專業階段注重的是具體知識的深度掌握,考察目的性強,目標明確。專業階段的備考課以參考考試大綱的難度等級,并以此推算出知識點分布。在綜合階段的重點知識中,注重的是知識的融會貫通,通過知識模塊,從點到面的方式,從單科的跨章到三科的跨科,從其原理和內涵去理解和熟練運用知識分析案例。
注會綜合階段考試考察的是專業六科的內容,是各個科目涉及融合的,注會綜合階段考試是根據每年最新考試大綱命題出卷,知識覆蓋面廣,靈活運用能力和實時信息考察力強。對于這些成熟的知識點,考察的趨勢會愈發的靈活,生搬硬套的決不可能通過考試的。
四、備考方法不同
注會專業階段六科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經濟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審計注重具體知識的分析,考察的試分析與邏輯思維;而如會計,財管,稅法相對來說,是針對具體知識的計算。會計特點在于重原理而輕計算、審計在于審計實務、稅法著重于常規稅務處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傾向于企業的戰略管理、財務成本管理文理兼備,經濟法傾向于各種法條的記憶和分析。
這些與綜合階段考察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在開始注會綜合學習前就要了解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很多考生認為CPA綜合考試只有一道綜合題,便覺得綜合考試很容易,實際到了考場才發現,綜合的考題并不容易答,尤其不容易答對,得分率非常低,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大部分考生還是按照專業的思維來備考綜合,而綜合考試考核的卻是實務,“考”與“學”出現了錯位,分數自然提不上去。
CPA綜合階段的考生首先應該把專業思維轉向業務思維,轉化思維需要有實戰經驗,如果你沒有實戰經驗,那么最好跟著北注協培訓網的老師學上幾套來自一線事務所的案例,掌握實戰經驗,轉化業務思維!
總的來說,注會綜合階段的復習方法建議“按專業看,按業務想、按案例練”
五、成績有效期不同
注會專業階段考試成績有效期是5年,要在5年內通過6科;綜合階段成績有效期不限制,只要考過即可,但是不要因為沒有限制就不著急,無限期拖延通過時間!
請注會綜合階段考生明白一點,準則政策每年都會發生變化,教材也每年都會變,你拖延的時間越久,忘記的六科知識越多,需要更新的新內容越多,復習的時間精力也越多,而且不容易通過,因此在通過專業六科之后,一鼓作氣,一次過綜合才是最高效的做法!
北京注協培訓網付玉老師2月4日公開課會詳細講到注會綜合究竟考什么、怎么學,等你來聽!點擊報名參加>>